经典句子网

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精选美句39句)

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1、这三点,让荀子走上了和孟子相反的方向。他不相信人性善,对人性抱着警戒的态度。既然人性是恶,那么教化的力量就显得羸弱,莫不如强制力更强的礼法来规范它。君主制定礼法,让有“恶欲”的人性合回归到符合“仁德”要求的礼治上来,这样一来,孔子的理想不就实现了么?

2、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对孔子推崇倍至,他认为自己就是孔子的直接继承人。

3、杨海文认为,上述《荀子·乐论》篇里的话,在《礼记·乐记》中也有几乎一样的记载,只是偶尔有一些字不一样。所以,谈到荀子“人性论”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跟《礼记·乐记》应该是存在某种关联的。对于《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古今众多学者作过深入研究,成果浩繁。在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把“仁”和“礼”很好地结合起来,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发展了孔子的“礼”,可以说,礼学是荀子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孔孟思想扬弃之后的重大创新。

4、嘉靖九年(1530),荀子被罢祀,从此失去和孔子一同吃冷猪肉的资格,原因是“言性恶”。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被追封为兰陵伯,作为先儒从祀孔子,到嘉靖九年间被剥夺从祀资格,荀子死后至今,一共也才享用了不过400多年的冷饭。而和荀子同年被搬进孔庙的孟子,不仅在至顺二年(1331)被加封为亚圣,还获得了“带刀侍卫”的资格,作为“四配”,取得了和孔圣人同堂而食的地位。相较孟子,荀子死后的处境,用一个“惨”字形容,再贴切不过。(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5、孔庙——孔子与四配(颜渊、子思、曾参、孟轲)(网络配图)

6、《荀子·乐论》中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为什么?因为它可以善民心,让民心朝着善良的方向发展,而且音乐感人深刻,能够移风易俗,所以古代圣王都是建立良好的礼乐文明制度,让百姓和睦地生活。

7、首先,孔子主张仁义,当政七天就杀了人,这不就是不仁义吗?你荀子作为孔子的学生,记录老师的污点居心何在?连点尊师重道都不讲?

8、至南宋,理学势力不断扩大,诸多理学家亦得以在朝中任职。此时,将理学名臣封爵、请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胡安国、魏了翁等人的“请愿”下,嘉定十三年(1220),宋宁宗追谥周敦颐曰允,程颢曰纯,程颐曰正,张载曰明。淳祐元年(1241),宋理宗又追封朱熹为徽国公,周敦颐为汝南伯,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伯,张载为郿伯。

9、若从现象去找原因,我们往往能总结出一堆缘由:孟子“性善论”更符合教化,荀子的“性恶论”不符合主流,孟子的仁义更符合统治,荀子的理论太赤裸裸……但分析来分析去,似乎也找不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似乎这也有道理,那也有道理,但就是无法说服你,众口纷呶,却始终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最后,你只好和稀泥,取“中庸”之道来解决所有问题。

10、《论语》记载孔门弟子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时时知道自己所缺少的,同时又不忘已经学得的,这是好学的表现。

11、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12、好,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荀子和孔庙的关系吧。

13、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玄学的兴起和儒学的衰落,荀子与孟子同样遭遇到不受人重视的命运。但其间也不断有学者提到荀子,如西晋裴頠的《崇有论》就肯定了他对老、庄的批评;欧阳建的《言尽意论》也继承并发展了荀子的正名说。

14、此人叫荀子,对诸子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思想,认为这是最好的治国理念,于是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儒家代表的荀子,一生之中有三个知名弟子,其中最出名的两个却是法家名士,即李斯与韩非子。

15、其次,这个事情真的发生了?为什么没有其他记载?没有的事情被你说成有了,你有大罪啊!

16、元丰年间的这次入祀活动,除了孟子外,其他三人都颇具争议。当时荀、扬、韩入祀,礼官引荐的理由是三人“皆发明先圣之道,有益学者”。而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韩愈入祀主要是源于宋初的“尊韩”之风,荀况、扬雄入祀则是因于韩愈激赏之故。后来,顾炎武就对此三人入祀表示明确的不满,称:“此三人之书虽有合于圣人,而无传注之功,不当祀也。祀之者为王安石配享、王雱从祀地也。”顾氏认为三人入祀并非因为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学术贡献,而是在提前为王安石入祀铺路,因为紧接着在徽宗崇宁三年(1104),王安石便配享孔庙,位在孟子之后。这是把礼制背后的政治背景考虑进来了。顾氏因为尊汉儒,所以看重传注之功。桐城方观承得见顾氏此论,却并不完全苟同,称:“《日知录》之论虽亦有见,然荀况、扬雄之于韩子,可若是班乎?且但知贵诂经之力,而不知尊任道之功,所见肤矣!”方氏更重视传道之功,认为韩愈入祀是理所应当,而荀子、扬雄入祀则有些差强人意。可见在对此一问题的看法上,不乏学术纷争色彩。

17、秦始皇对严刑峻法情有独钟,认为儒家的那一套东西束缚自己的手脚;法家的主张实用、速效、立竿见影;儒家的学说见效慢,自己等不及。

18、自然,“好学”并非独立自足的,我们也可以提出好学不好仁,其弊如何,好学不好信,其弊如何,等等。但是的确,如果没有“好学”,只有好仁好智,孔子就不成其为孔子,孔子留给后世的形象中“好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侧面,这在唐代以前的儒学中是不曾有过疑问的。而“好学”对于中国文化之传续、发达,也都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亦有其重要的塑造作用。当然这种对民族文化及心理的塑造并非可以独归孔子,而是和后世儒家传统的形成及各种社会教育机制的建立也密切相关。

19、但一种流行的附会说法却以为杏坛就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宋时,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故现在的曲阜孔庙实有杏坛。由此可见,“杏坛”实际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

20、"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毛诗》,荀卿子之传也……《鲁诗》,荀卿子之传也……《韩诗》,荀卿子之别子也……《左氏春秋》,荀卿之传也……《谷梁春秋》,荀卿子之传也。荀卿所学,本长于《礼》……曲台之《礼》,荀卿之支与余裔也。盖自七十二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汪中《荀卿子通论》

21、正是因为以上种种问题,所以荀子虽然入祀了孔庙两庑,却一直备受争议。后来,随着明儒对孔庙从祀经师出处细节的普遍苛求,最终在嘉靖年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洗运动,荀子也在此次清洗中遭到罢黜。自入祀到罢黜,总共在孔庙驻留了四百多年的时间。自此以后,荀子再未获得入祀机会。此前洪武年间,扬雄已因为臣事王莽而被罢祀。因此清人范家相叹到:“古儒者之名盛于始而替于后者,在汉莫如扬雄,在周莫如荀子,实则荀非扬比也。”这是为荀子遭罢祀而感到惋惜。

22、再分析荀子,他虽然继承了儒家思想,却又有独到见解,也汲取了包括法家在内的其他学说,在《荀子·正论》写道:“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所以,可以大胆推测,他在传授韩非子和李斯知识时,并未让他们学习儒家学说,而是更偏向于法家学说和帝王之术,所以李斯和韩非子才成为法家思想的实践者。

23、又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在这里的学,明显是指学习的过程,更限定地说,是对书籍传达的历史文化、典仪知识的学习。故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24、墨子开始时学儒,学爱,仁,发现有问题,他认为对人的爱是由血缘关系来决定远近亲疏的态度是不对的!为了制止兼并战争,他带着弟子奔走各国,劝说阻止战争,墨子一行就是苦行僧团体,过着简朴,风尘仆仆的生活!

25、当然,关于四子能够入祀成功的缘由,黄进兴先生还有一个更为积极的解释。他说:“北宋年间,心性之学方崛起,人性问题同是儒者共同的关怀。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扬氏‘善恶混’和韩氏‘性三品论’正代表四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论。……元丰从祀能够做到兼容并蓄,恰好说明了当时犹处‘学统四起’之际,儒术尚未定于一尊。”这确实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26、明郑威《谒林庙》诗云:“春回古桧花开杏,道咏元和天地通。”

27、李斯怎么会甘心被命运摆布,他非常看好秦王,看好秦国的前途,想一展抱负,要是就这样走了,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28、这段时间,荀子也不是没有受过推崇。孔庙、文庙除了祭祀孔子外,还有从祀制度,附祭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北宋时的1084年,荀子其实已经进了孔庙的,但是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的1531年,荀子又被赶出了孔庙。

29、李斯做过末期楚国上蔡人,早年曾经当过小吏 ,拜师荀子一心学习学习帝王之术,想成就一番事业。

30、老子骑牛,紫气东来,西出函谷关的老子被关尹喜拦住,老子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书中提出非常抽象的概念“道”,主张顺应自然之事,放弃争斗,回归自然,道法自然!

31、我们也就知道,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一段话中的“志于学”的意义亦非普通,“志于学”亦即“好学”之志,所以“学”与“好学”既是孔子思想的发生学上的历史起点,也是他的思想生命的逻辑起点,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基础。

32、顾炎武以《渔父》为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并进一步考证认为,最初坐实杏坛之地的,乃北宋孔道辅。今曲阜大成殿南,本为讲堂旧址,汉明帝东巡过孔子宅,曾御此说经。孔道辅扩修祖庙,不欲毁弃,即以瓴甓为坛,环植以杏,而成杏坛。顾氏之论,除去定宋乾兴年间建杏坛可商之外,其余可谓正本清源,实属不移。

33、这就是说,有忠信之德者并不少见,但“好学”之人则难乎见矣。从这句话也可看出孔子是把“好学”看得比“忠信”更为难能的一种品质,虽然在道德德性的系谱中“好学”不见得比“仁”“忠”更高(忠信本来是春秋时代最重要的德行)。

34、进入清代以后,随着乾嘉考据学及诸子学的兴起,荀子及《荀子》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清儒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荀子》文本进行校勘、整理、注释和研究。出现了谢墉、卢文弨的《荀子笺释》,王念孙的《读荀子杂志》,郝懿行的《荀子补注》,惠栋的《荀子微言》,俞樾的《荀子平议》,王先谦的《荀子集解》等大量作品,成绩斐然。二是对荀子的“礼”学进行挖掘。礼学名家凌廷堪作《荀卿颂》,其中就提到孟子仅得礼之大端,而“荀卿氏之书也,所述者皆礼之逸文,所推者皆礼制精意”,“荀氏言仁,必推本于礼”。民国学者王德箴也说:“荀卿之学,虽牢笼万态,而以隆礼为第一。”三是为荀子正名,对“性恶”论及“非十二子”等进行辩解。如章学诚对荀子的“性恶”就有独到的见解,认为“荀卿之意,盖言天质不可恃,而学问必藉于人为”。钱大昕在《跋荀子》中,也称当时理学家表面上盛赞孟子的性善之说,而实际上是“暗用荀子化性之说”。四是倡议荀子复祀孔庙。严可均在《荀子当从祀议》中就指出:“荀子当从祀,实万世之公议也。” 姚谌作《拟上荀卿子从祀议》,认为荀子不仅应该复祀,还应该升级,从先儒升入先贤一级,“位次七十子下”,同时当“颁其书天下,与《孟子》并列学官”。 

35、其实,是荀子思想给了李斯、韩非子成为法家的土壤和勇气!

36、儒学家苟子,在继承发扬的过程中,以自己独立的观点曰,人之初,性本恶。好象和孔子,孟子的儒学相冲,其实,荀子对儒学思想,是很执着的,有自己独特的知见。他强烈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是观点不同,并不是反对儒家思想。

37、有一个典范,我一直我犹豫啊。就是那个五代的时候,有个叫冯道,冯道他是五个朝廷五个政权里头,他都当宰相。李贽(李卓吾)他们这种心学派就骂他,说他名为名相,实乃名妓。就说他跟妓女一样,但有人就说这个冯道,他是为道在工作,不是为一家一姓在工作,他反而保护了管辖下的人民的基本生活。这又看咋说,所以说当我们拿不准的时候,我们就先学会不予评论。你要一评论呢,你就得回到陈寅恪说的那个与有同情之了解,与当时的信息掌握的比较完备,然后你再下论断,才可能跟那个世界相吻合。我也没说孟子就特别高,我也没说荀子就不那么高,但是孟子这个心性儒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有功,你要说也有过,就培养了一批那个空谈心性,平生无一济安策,临危一死报君王,乃至于义和团什么的都有这种文化基因也有过。荀子他们这边面呢就是维持这个良好秩序正常运转,尤其是在那个动荡的时候,他们搞各种力量的折冲和平衡有作用,坏的是延缓了集权统治的寿命,要没有这种缘饰吏制的这种帮忙的这种奴才的理性,中华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是这种政治儒学在里面起了作用,它的作用很微妙,就是让大伙接受这些信条,然后自觉的去改造自己,就等于被愚民,然后自己自愚,自己把自己愚昧了,还来充积极这派儒学叫做既得利益集团的辩护体系,也是杀人机器的意识形态。

38、只有把礼义当做治国之本,法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上一篇:班级简介200字左右(精选美句48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