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句子网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精选美句79句)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事物对立转化、物极必反规律对于我们企业经营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公司形势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麻木不仁,要从成绩中找问题,从优势中找劣势,从大好形势下找危机,这样才能使我们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公司遇到困难,出现危机时,我们也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面对困难,分析困难,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从而走出困境,创造辉煌业绩。对人的管理也是这样,对工作成绩显著、经常受到表扬的人,要提醒他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对工作表现不太好,受到批评甚至处分的人,要帮助他们放掉思想包袱,做好转化工作,树立争当先进的信心。对企业的规划发展同样也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牢牢掌握主动权,使企业能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2、运用道家的人生智慧,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道德水准。

3、在历史上,代表着主流政治文化的儒家传统经常面临着来自道家的挑战,并在很多次的危机之中,借助于道家的批判智慧而得以延续发展。

4、有所作为,且不对人类的衍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即无为。故圣人只空谈,而不实干;只论道德,而不建功业。但常人,若无功业,则难以立足于世:所以,功名富贵之念,固不能重,亦不可太轻。于世无害,亦无大用;养家有余,济世不足:如此普通之业,平庸之辈,才是天地之幸,人类之福。

5、  承负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还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比如:子承父业,父债子还等等。

6、所以人应当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识到贪欲多私是罪恶的根源。无为而治:在上的统治者应当实行无为而治。“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治理天下,要顺应民心,不要对百姓多加干扰,要让人民自己去得到应有的自然的发展。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由。这在庄子的思想中尤为突出。

7、道家思想能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现代化社会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掌握了强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又给自然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打乱了自然的和谐,破坏了生态的平衡,给人类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人类正在自己毁灭着自己。

8、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老子用“无”和“有”来称为“道”,这是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又能产生万物,所以又用“有”来指称它,总之,“无”和“有”都是用来称“道”的。

9、相对于儒家而言,道家在对于当代社会秩序和价值的促进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资源。(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0、  1840之后,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始觉醒,一批一批的留学生和知识份子开始学习西方的科技。“师夷之长以制夷”,但1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在西方学到不少先进东西,却有一样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就是“个体至上”思想。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知识份子都有强烈的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标清晰,一个目标比一个目标高大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是我国古代圣贤对“经济”一词的理解。《抱朴子·审举》说:“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晋书·殷浩传简文(司马昱)答书》:“足下沈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可见,“经邦济世,强国富民”是中国历代有志向、有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为家族,为儿孙谋福利,为天下谋福利,这是西方国家没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古以来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五毛钱。这也是西方世界永远也搞不明白的中国文化。

11、愚人之心。老子深深地感到人们攻心斗智,机诈相见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极力提倡人们应真朴,因而以“愚”(真朴)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12、  为什么说庄子的道德修养最高呢?我们可以对这两个人在同一事件上的思想理论做个比较,来看看有什么区别。比如说“无为”。(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3、译文:老子说:“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藏货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14、译文:老子说:“想要收合的,必先张开;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索取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

15、  最近这二十多年来社会上掀起“文化”热,“文化”是个社会性长盛不衰的热门话题,什么是文化?简单的说,用两个字就能概括:活法。

16、道家道德哲学的基本内容是“无为”、“无欲”、“无私”、“无争”,以柔软的方式去救治生命本能的盲目冲动,平衡人的自然本性和外物追逐引起的精神散乱,以开放的心灵破除执着,创造生命。道家的人生智慧对搞好修身养性无疑有极大的帮助,运用老子人生智慧的十大命题,将使我们的道德水准得到不断提升。

17、  对于先人行恶遗留下来的“承负”之祸,要想完全解除,后人只有行善积德“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只要后人能努力行善积德、建树大的功德万倍于先人,即便有剩余的灾殃遗留下来,也不能对他产生丝毫影响。因为先人的恶债已被他用善德完全抵消并有剩余,哪还会有祸殃临身呢?这也是道教里常说的:我命在我不在天。

18、这一点,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比如现在的生命科学也都是在到家的气功、养生、医药等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人也追求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19、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到现在只有《论语》被翻译成瑞典文。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0、人们爱说“永远”“无穷”,却不知,时间尚不可永远,空间且不能无穷——何事何物,能无终无极?山再高也有顶,水再深也有底:世间最优的文化,出自中国;人类最高的智慧,源于道家。

21、运用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观念,尊重自然客观规律,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22、从儒家和道家名利思想来看,都承认人具有名利和梦想富贵的思想,但都不提倡个人名利思想的膨胀。

23、“道法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道家思想深刻反映了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24、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

25、  当年英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免费向中国人提供鸦片,不仅热心教中国人怎么享受,还白送鸦片甚至是烟枪,结果中国的白银黄金一船一船被运回英国,而中国人却成了“东亚病夫”。不仅仅是鸦片,当年的中国并不产烟草也没有吸食烟草的习惯,是西方人免费在街头发卷烟,开始几根几根的发,到后来成盒成盒的发。然后中国就成了世界烟草第一大消费国。中国人承的是免费的鸦片和香烟,负的是财富和健康。

26、见素抱朴:素朴是原始纯真的状况,见素抱朴就是保持朴质、少私寡欲。一切巧饰的、为所欲为的都应当抛弃。

27、  道家文化几乎伴随着华夏文化出生乃至成长,道家思想一代又一代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的,除了“黄老哲学”外,还有“承负思想”。

28、其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道家由老子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又张道陵天师创教而成。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现相当长的时问,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了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29、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30、“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儒家的众多关于“孝”的论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31、道法自然法则。不强求功利,不违规律做事,不违社会品德规范做人,顺其自然生活,反而幸福快乐。其实,这暗合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威力,你应该深有体会吧。

32、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

33、道法自然:即道的本质是自然的,它以自身的内因决定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其他外在的原因。这是一种无神论的观点。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征与精神。

34、“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自然”是不加丝毫勉强而任其自由舒展的状态。“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加以人为,也就是不强作妄为。

35、(2)生命存在于自然。一是生命依赖于自然环境,生命必须依靠天地万物的供养才能存在。二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具有同根性,处于天然的联系之中。庄子将这种关系称之为人与天即天人合于天,合于自然,天人浑然不分的自然状态。

36、道家思想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然本质。道家要人们挣脱物之役、情之景、意之染、心之滞,从而成为至人真人。道家的人生智慧就是身重于物,知足知止。它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实现这种自然人性,提升人的存在方式,过上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生活。道家思想给我们以许多启迪,可供我们运用。

37、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县)人。庄子在家乡当过漆园的小官,他学本老子,是老子的继承者。

38、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39、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0、科技:察天观几、以参为验,以术演道、以道御术,防止科技负面作用

41、  庄子对于“无为”的理解突破了老子的束缚。一方面庄子不盲从事物的表象,并不认为发生了的事就一定是对的,而是以一个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另一方面庄子对于很多方面的问题是以积极应对的态度在面对,比如《人间世》,庄子开篇就借孔子和弟子颜回的对话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形:

42、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

43、老子:为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末年楚国人(准确讲应属陈人,今河南鹿邑人)。生活时代在春秋后期,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史,掌管王室图籍。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来出关赴秦讲学,不知所终。后人说他到西域化佛去了。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道德经》,也叫《老子》,分八十一章,仅有五千字。

44、评述:老子的“无为”不是主张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即要顺其自然,不强作妄为。“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心怀,他倡导“尘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为而不恃”(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已能);“为而不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长而不宰”(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可见他仍要去“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

45、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

46、一般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之是通过各种修炼而达到永恒不死的至高完美境界,“因而开创了中医养生学”;又从炼丹实践中发明了火药,中国四大发明都与道教有关。

47、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

48、知和曰常:知道淳和的道理叫做“常”,淳和即淳朴和谐,和为贵,和气生财,建立和谐社会等等是合乎于常道的,不合乎常道的很快就会灭亡。

49、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任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再次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

50、一般人把“清静无为”理解为方法,即清淡清静的生活方式,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不完整的。“清静无为”不但是方法问题,而且还是角度问题,即倡议私利方面的无为和社会方面的有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良好效果。

51、“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52、所以: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紧跟社会步伐,不断完善自我吧!

53、老子是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除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得幸福安宁。他的主要思想:

54、道家之所以关怀社会,是因为他们关怀生命,其社会关怀是生命关怀的反映。正是出于对生命本身的关怀,道家才致力于对个体生存环境的改善。道家这种强烈的生命关怀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时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物质财富比过去极大丰富,人们的生存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人类生存的外在状况也有了根本改变。科技的发展,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眼光也更多地转向身外之物,从对金钱、权力、名利等身外之物的迷恋和追逐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外在东西而忽视了生命本身,甚至有的人为了身外之物以身试法,走向图圈,更有甚者,赔上了性命。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主流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而新的主流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处于价值失范状态,出现了价值断裂现象。

55、先秦各学派中,与管理行为关系较密切的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我们将以极简略的形式,从上述四家中析取最精华、最具现代价值的成分,希望能够对今天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正越来越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被管理者、合作者或是竞争对手,了解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肯定是有益的。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们的目的已不仅是你死我活的“求胜”,而更重“双赢”。)

56、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庄子的文章里有很多是教人怎么看待事物、应对环境的,比如《养生主》里提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做善事不能是为了名声,做恶事也不要去触犯刑律,遵循自然的中正之道直到习以为常,我们就可以保护自己,可以成全一生,可以奉养双亲,可以尽享天年。这些态度都是面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57、作为我们企业运用“无为而无不为”观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我们的企业发展中也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心要热,头脑要冷。每干一件事,都要认真分析它的可行性,要进行科学论证,以防超越客观规律。但一旦看准了的事就要说干就干,尽力去“为”,以尽快取得成效。

58、道家思想给古代和现代人们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它具有的强烈批判意识。这种印象来自于道家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对现实社会与价值的批判。

59、评述:“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必须保持内心的安静,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功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统治者若能以清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因此他一再呼吁为政要“清静”,不可干扰民安。

60、(3)陈鼓应,《道家人文精神》,北京:中华书局。

61、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教育,对当代人的价值在于思想价值观的修正。

62、那“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的含义:(1)实存意义的“道”。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万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2)规律性的“道”即“对立转化的规律”,循环运动的规律。(3)生活准则的“道”。即道德。作为人类生活方式和处世方式的准则。

63、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另外,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兼采百家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学的精华。

64、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一种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种延伸,一种具体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实体化。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希望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65、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让别人容易对自己产生好感

66、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家生命观是一种生命自然观,其中充满了自然关怀。这种自然关怀表现在道家将生命的本原本质、存在方式和最终归宿都归结为自然,体现了将生命与自然自始至终联为一体的思想特征。

67、  有的人认为“一气化三清”,“三清”其实是一个人;也有人认为“三清”应当是三个人,但是具体是哪三个人又说不清楚。就我以为,“三清”如果是一个人的话雕塑一个人就行了,何必要弄三个真身呢?但是不是一个人的话这三个人又都是谁呢?我以为最合理的认定应该是:元始天尊是老子,灵宝天尊是列子,道德天尊是庄子。

68、总之,在道家看来,生命根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又归宿于自然,自然是名副其实的生命家园。

69、(1)生命来源于自然。老子将生命本源归结为道,道在老子那里指存在于宇宙大化流行之中生生不己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展现自身的过程中就显现为宇宙万物,万物产生的过程就是宇宙生命力所包含的阴阳两种力量逐步展开的过程。人的生命是道化为气,气聚成形的结果。以道为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以气为生命形成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本源观,将生命产生与宇宙自然本身紧密联结在一起,使生命与自然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是道家生命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70、  老子觉得要回归自然,不脱离自然,还要和谐的相处,不能违背这些,要保持人们的质朴,返璞归真是最高的境界。还追求“静”。无为而治以前的时候是讲的君王不用做很多,只需要顺应人心就好了。 

71、  中国人的“活法”,或者说中国文化最大的优势是比别人多了几千年的历史,从这些历史中产生的经验,让中国人可以从中选择哪种活法更适合自己,在数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中,中国人总结出来的文化核心无外乎:自强,勤奋,节俭,与人为善等。这些中国式的核心价值一直就在竹简里,书本里,口口相传里,融合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数千年来一直在警醒我们,这是漫长的历史沧桑赋予中国和中国人的最珍贵的回馈。

72、  什么是“齐物”呢?所谓的“齐物”,并不是说万事万物都是一致的,相反,万事万物是千差万别的,只是因为处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所以具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就是“齐物”。当然,我们对“同一性”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每个人只要把你自身能力发挥到极致,你的人生就是与其他人平齐的,不用去管其他人有多大的功绩。因为你在看别人功绩的时候,你是在以己之所短与别人的所长相比,但是你自己的所长却没有表现出来;可能你自己的所长也是别人的所短,这是相对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么一个所长,你要做的是找到并发挥它,尽量扩展它的深度,这就是“齐物”的理论。不仅“物”是可以齐的,“论”也是可以齐的;融合了“物”与“论”的统就是“齐物论”。

73、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将自然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成为生产力,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并推动了我们继续研究自然规律的热情。

74、儒家故意破坏其章句顺序,对道家造成了几乎致命的影响,原本简明易懂的人生科学作品,一变为晦涩难懂之神秘学,并且在字句中偷偷参杂进儒家学说。

75、道家从老子开始,就极力强调与世俗的区别,到老子那里,真与俗的关系更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对“真”的追求使得世俗社会中的一切始终处在被反省、批判的状态之中,政治权力、政治伦理等更是首当其冲。

76、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吧!

77、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的和谐,这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来调适好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78、文化:无为而治,任各个学派自化,齐国稷下、西汉初期、魏晋时期都是百家争鸣的极盛期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文字内容(精选美句33句)

下一篇:没有了